首页 > 北京之声
2023年11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3-11-10 22:35

应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邀请,马来西亚副总理兼种植与原产业部长法迪拉将于11月12日至19日访问中国。

韩联社记者:昨天韩国和美国外长举行会谈。两国外长强调,因朝鲜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导致东北亚局势不稳定,在朝鲜威胁加剧的情况下,中国需要发挥建设性作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中国重视地区稳定,对朝鲜拥有影响力。希望中国发挥影响力和建设性作用,使朝鲜从不负责任和危险的行动中脱身。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朝鲜和俄罗斯是两个主权国家,也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我不掌握你提到的朝俄合作相关情况。至于所谓美方期待中方发挥作用问题,中方一直致力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推动半岛问题对话解决进程。希望美方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路透社记者:外交部能否证实孙卫东副部长访问越南河内并介绍此访目的?

汪文斌:11月9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与越南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国家边界委主任阮明羽在越南河内举行中越政府级边界谈判代表团团长会晤。双方在坦诚、友好的氛围中就中越关系、陆地边界、海上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双方一致认为,在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越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两国充分利用中越政府级边界谈判机制,密切沟通、积极工作,确保中越边海形势总体稳定可控,为巩固和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出了贡献。

双方高度评价两国在口岸开放升格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取得的进展,一致同意努力将中越陆地边界打造成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繁荣发展的边界。双方充分肯定近年来两国为维护海上局势稳定所做的共同努力,积极评价中越涉海合作成果,重申要继续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和《关于指导解决中越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精神,继续加强对话协商,妥善管控分歧,深化海上务实合作,助力双边关系发展。

中新社记者:我们注意到,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日前开幕,集中呈现互联网技术最新成果。今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的第十个年头。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11月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习近平主席发表视频致辞,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倡导发展优先,构建更加普惠繁荣的网络空间;倡导安危与共,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指明方向。

今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走过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乌镇见证着梦想与网络互联、网络与现实互通。10年前,机器人在人们生活中还比较少见,10年后的今天,大家早已对自动售卖机器人等各类智能产品见怪不怪了。远程遥控、刷脸扫码、家居互联、人工智能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

10年来,乌镇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今年峰会发布的2份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蓝皮书统计,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6.76亿,互联网发展指数指标居全球第二。

10年来,乌镇也见证了中方深度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扎实行动和坚定意愿。中方提出“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四个共同”,发布《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北京倡议》,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世贸组织等多边框架下的数字经济合作,全面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化中欧班列”“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平台”多语言数据共享,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世界互联网大会已正式升级为拥有常设机构和25个国家及地区近130家互联网企业、机构和个人会员的国际组织,为凝聚互联网发展治理国际共识搭建了重要平台。

共享共治是互联网发展的共同愿景,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当今世界处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也在开放合作和“造墙”“攻伐”之间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抉择。中方主张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这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也是正确的前进方向。我们愿同各方一道,深化交流合作,开创网络空间合作新格局,续写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新篇章,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彭博社记者:澳大利亚同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政府签订协议,澳方承诺在图受威胁情况下向其提供军事防卫。澳方一直对太平洋军事化表示不满。中方对澳图签订军事协议有何评论?

汪文斌:我们希望各国都能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团结的精神,共同加强同太平洋岛国的友好合作,致力于维护岛国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华尔街日报》记者:关于习近平主席是否于下周访美并同拜登总统举行会晤,你有没有进一步消息?据美国媒体本周报道,中美正推动重启两军对话,你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关于你提到的问题,我们此前已经回答过,你可以查阅。

《北京青年报》记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