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送重点提醒在越务工人群注意以下电诈案件类型:
一、贷款、征信诈骗
l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冒充银行、抖音客服或是网贷平台工作人员,以受害人征信出现问题建立联系。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软件发布“无抵押”“免征信”“放款快”等虚假网络贷款广告,引诱受害人下载APP或登录网站,再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交纳费用。
l 使馆提示:如有贷款需求,建议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不要轻信网络贷款广告。凡是在放款前要求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或诱导进行“刷流水”转账操作的都是诈骗。
二、虚拟网络投资理财诈骗
l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将受害人拉入所谓“投资”群聊,通过“直播课”或确定婚恋关系骗取受害人信任,对前期小额试水予以返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又以“服务器异常”“操作失误导致账号冻结”为由阻止提现,要求缴纳“保证金”“解冻金”,造成大额财产损失。
l 使馆提示:不要轻信非正式渠道推荐的投资理财项目,凡是宣称“掌握内部消息”“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网络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三、婚恋、交友诈骗
l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通过大量“白富美”“高富帅”自拍、生活照,按照诈骗剧本打造不同的身份形象,然后在婚恋网站、交友网站发布个人信息,利用人设同受害人建立恋爱关系,骗取信任,最后以遭遇变故急需用钱等理由索要钱财,并且根据受害人财力情况不断变换理由要求转账,直至其发觉被骗或无力继续转账。
l 使馆提示:网络交友需谨慎,在涉及钱财问题时,不要轻信网络交友对象的任何说辞。
四、海外高薪招聘诈骗
l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发布“海外高薪工作招聘”信息,声称“月入过万”“报销路费”,诱骗受害者到中越边境省份“务工”,实际上是强迫其偷渡出境,从事网赌电诈等非法活动。
l 使馆提示:要保持清醒头脑,仔细甄别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多渠道了解招聘岗位的工作内容,一旦发现被骗或类似被骗情况,要立即报警,与警方取得联系,不要抱有侥幸心理。